Sample Pages Preview
的女儿、女婿。皇太极都热情地欢迎,以礼相待。由于皇太极能正确地处理与岳父家的关系,所以清廷与科尔沁部的关系越来越好。天聪七年(1633年)皇太极的第十五弟多铎娶了哲哲的一个妹妹为妻。天聪九年(1635年)皇太极的十四弟多尔衮娶了哲哲的另一个妹妹为妻。也就是说莽古思将自己的三个女儿分别嫁给了努尔哈赤的三个儿子。崇德四年(1639年)皇太极将自己的三女儿固伦端靖公主嫁给了哲哲的从孙祁他特。由于清廷与蒙古世代联姻,促进了他们之间的联盟,使“科尔沁从龙佐命,世为饰附,与国休戚”。其中不能说没有哲哲的作用。
皇太极的突然死去,由于没有留下由谁继位的遗嘱,造成了清廷内部为夺取皇位的激烈斗争。其中多尔衮和豪格的势力最大,因此也最有希望。但最后的结果却是哲哲的侄女庄妃生的儿子年仅6岁的皇九子福临继承了皇位。在这场你死我活的皇位争夺的政治斗争中,许多专家、学者在著书立说中往往都强调孝庄文皇后的作用。可以想象,当时只有31岁的孝庄文皇后在错综复杂、刀光剑影般的皇权争夺中,如何让自己的仅有6岁的儿子福临登上皇帝的宝座,她肯定会与自已的亲姑母哲哲进行过多次的l萄量和密谋。可以设想,如果没有当时地位最高、德高望重的中宫皇后哲哲作为她的强大靠山,得到了哲哲的全力支持,怎么也轮不到年仅6岁的庄妃的儿子当皇帝的。
顺治帝即位后尊哲哲为皇太后。在当时,虽然孝庄文皇后与哲哲同为皇太后,两宫并尊,但无论在地位上讲,还是在辈分上讲,哲哲都是优于孝庄文皇后的,其权力和威望自然也胜于孝庄文皇后一筹。,在派睿亲王多尔衮率兵入关夺取明朝天下的重大决策上,哲哲作为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肯定由她—锤定音的。在皇太极死后皇位的继承、清军入关、定都北京等清初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上,不能忽视孝端文皇后在其中的作用。
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进关,定都北京,入主中原。哲哲带领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两代众多未亡人随龙入关,驻进了金碧辉煌的紫禁城。她与自己的侄女本布泰(永福宫庄妃)都已被尊为皇太后。
Preface后妃,是由出类拔萃的女人构成的最特殊的女人群体。由于后妃是从全国女人中精挑细选出来的最漂亮的才貌兼备的美人;又因为她们长年累月深居九重宫禁,她们的生活起居、衣食住行鲜为人知,最为神秘;又因为这些女人是几十人、几百人,甚至几千人共侍一个男人,她们是如何侍奉皇帝的?她们在宫中的生活如何?这些才是人们关注的核心。后妃,她们的身份最为特殊,对于老百姓、臣子、太监和宫女来说,她们是主子,是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但对于皇帝来说,她们又是侍奉者,是生育的工具,是泄欲的对象,皇帝想打罚就打罚,想废黜就废黜,甚至想杀就杀,因此,她们又是奴隶,具有着双重身份。
皇帝的后宫可以说是女人的世界。这些女人为了自己的生活,为了幸福,为了出人头地,唯一的出路就是取得皇帝的宠幸。为了争宠,她们凭自己的聪明才智、手腕心计,有的成功了,笑到了最后;有的身败名裂,被离弃,打入了冷宫,整日以泪洗面,夜伴愁眠,最后含恨而死,甚至死无葬身之地。
皇宫表面上看巍峨高耸,富丽堂皇,平静安谧,一派祥和之气,实际上充满着血雨腥风、刀光剑影;那些后妃们锦衣玉食,雍容华贵,面带微笑,其乐融融,每天读着圣贤书,行着圣贤礼,其实许多人满脑子里装着的东西却是另外一码事。
清朝皇帝的后宫和历代皇宫一样,美丽和丑恶并存,善良和阴险同在。虽然清朝的两座皇宫(北京的紫禁城和沈阳故宫)和皇陵都已开放几十年了,但清朝的后妃群体,因其特殊性和复杂性,至今仍笼罩着神秘的色彩,有许多的难解之谜,引起了人们的疑惑和猜测。加之这些年来影视剧的宣传,造成了许多的误导。笔者从事清朝后妃和清朝陵寝研究30多年,到故宫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查阅了大量档案,掌握了许多第一手资料,同时长期从事现场调研考证,得到了从文献上得不到的珍贵资料。为了给广大读者解疑释惑,笔者从清朝近260位后妃中选出了有一定知名度,人们又不十分了解或存有一定疑问的,有一定故事性、趣味性的30位后妃介绍给大家。每位后妃大致包括生卒年月、娘家情况、入宫日期、晋封情况、与皇帝和后妃的关系、遗闻轶事、丧事情况、奉移和入葬日期、后世加谥、不解之谜等内容,力求真实地展现给广大读者。
本书的写作建立在以正史和清官档案为依据,并参照大量的清人笔记,同时又对后妃们的葬地——陵寝进行了长期的实地考证的基础上,具有较高的可信性、趣味性。当然,书中也采用了许多前辈和同行的研究成果,在此向他们致以诚挚的谢意!
由于笔者学识不高,孤陋寡闻,书中错误难免,敬请众师友和广大读者指出。
徐广源
2012年1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