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DBACK

汉语词汇教学

Price: $9.96 $7.00 (Save $2.96)
Add to Wishlist

Details
《汉语词汇教学》广泛吸取现代词汇研究的新成果,从词汇学的基本原理入手,对教学任务、原则、大纲都作了分析,最后落实到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上,是一部关 于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比较全面的著,作。教学是一种实践,实践往往能产生新的课题,在这本书里,有些地方是发人深省的。例如,书中对书面语和口语语体风格的 分析,特别提出了在,口语词汇和书面语词汇之间,还有一个通用词汇。这个说法虽然是在论述反义词时提出的,但是是一个很值得注意的提法。汉语口语与书面语 词汇在一定范围内确实存在着明显的对立,但又不能形成两个系统;究其原因,确实是因为二者之间有一批两边都使用的通用词汇,这些词汇有多少,是什么会涉及 口语与书面语究竟在什么地方形成对立,是一个需要细致研究的有意义的课题。又如,《教学》提出要让学生“消除对等词的观念”,这也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不同 语言的词汇没有对等性,是因为不同语言的词汇系统是不同的。在不同的语汇和语义系统里,不但相当一批包括常用词的词汇意义内涵具有强烈的民族性,而且在词 汇意义的广度和义域的划分、义值的分合上都会存在差异。“消除对等词的观念”不是一句轻飘飘的话,其中是含有关于词汇系统的研究课题的。我这里仅仅举出两 个例子,其实,《教学》一书中提出的值得研究的问题还很多,一本比较普及的书无法展开论证,但希望从实践中提出的问题,能够促进基础理论的研究。应用和基 础研究的结合,会使汉语研究的路子越走越宽。

About Author
万艺玲,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1992年 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 文学博士学位。1995年至2010年任教于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现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词汇学及词汇教学 研究,编写过《汉语词汇教程》、《词汇应用通则》等教材和专著。曾赴美国、新加坡等国教授汉语。
Table of Contents
引言
第一章 词与词汇概说
第一节 词与词汇
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词汇划分
第三节 汉语词汇的发展历史
第四节 汉语词汇的特点

第二章 词形
第一节 词、语素和字
第二节 单纯词
第三节 合成词

第三章 词义
第一节 词义的内容
第二节 词义的单位
第三节 词义的理据

第四章 词与词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 同音词
第二节 同形词
第三节 同义词
第四节 反义词

第五章 熟语
第一节 成语
第二节 惯用语
第三节 歇后语
第四节 谚语

第六章 词汇与文化
第一节 汉语词汇系统与民族文化
第二节 汉语词汇反映的中外文化的差异

第七章 词汇教学的任务
第一节 词汇教学的任务
第二节 词汇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第八章 关于词汇教学大纲
第一节 汉语词汇统计
第二节 汉语词汇教学大纲

第九章 词汇教学的原则
第一节 结合汉字特点进行词汇教学
第二节 利用汉语词汇的特点进行教学
第三节 注重结合具体语境进行词汇教学
第四节 结合文化背景因素进行词汇教学
第五节 区分书面语词汇和口语词汇
第六节 注重教学中词汇的科学重现

第十章 词汇教学的技巧与方法
第一节 展示词语的方法
第二节 讲解词语的方法
第三节 词语练习的方法

第十一章 词义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第一节 词义教学的单位
第二节 解释词义的方法
第三节 辨析近义词语的方法

第十二章 词汇偏误分析
第一节 词汇偏误的类型及其成因
第二节 词汇偏误产生的根源
第三节 减少词汇偏误的策略
参考文献
常用词典
后记
Sample Pages Preview

Sample pages of 汉语词汇教学 (ISBN:9787561929360)

但 是,这种音义联系里存在着许多偶然性。汉语词的语音究竟和自然的声音是不是存在着一些必然的联系?人类的语音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的声音?从古至今,人 类的古籍、人类的语言里记录下来的几乎是无限多的词汇里究竟有多少是属于原生造词的根词?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古代哲学家对这个问题也非常感兴趣。很 多哲学家对语言的起源问题,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古希腊,“词”与“物”之间的关系的问题,是哲学家们讨论的热点。柏拉图在他的著作《对话》中就讨论到 这个问题,其后引起了两派的纷争:一派主张语言是出于天然的;另一派则主张语言是由人们规定的。苏格拉底虽然承认在现存语言中“词”、“物”之间没有自然 的和必然的关系,但是希望能够造出一种理想的语言,把“词”与“物”之间的关系紧密地联系起来。
从我们现在研究的角度看,不管是从现在的语言里, 还是从古籍里,还是从原始部落的语言里,都难以找到确切足够的研究根据。我国古代哲学家荀子在他的著作《正名篇》中提出了“约定俗成”的概念。他认为,事 物与名称之间本来并没有自然的和必然的关系,用什么名称来指称什么事物完全是社会的自由选择。这一说法能够正确反映现代语言中的大多数词音和词义的关系。 现在,语言学把“约定俗成”作为了一个基本原则,而这一个原理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就由我国的荀子明白指出,这是十分令人惊异的。
汉语词汇教学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