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le Pages Preview
因此,教师的课堂用语首先应充分考虑到学习者已有的汉语水平,提供难度相当的输入话语,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学习者工作记忆的容量,尽量为学习者提供短而有效的输入形式。根据本研究,音节数在6个以内的重述,对初始话语改动在4个语法项目以内的重述,学习者会更易于进行正确回忆,并且能够进入长时记忆,以备使用。因此我们认为,教师的课堂用语如果能尽量控制在6个音节左右,并且对学习者初始话语的改动在4个项目以内,可能更容易被学习者注意到,并且易于接受乃至理解。
在对两位教师进行的访谈中,他们认为,由于汉语本身的特点,教师对学习者的反馈用语,对学习者的初始话语改变项目在3—4个为宜;因为如果改变较少或无明显改变,则达不到对学习者注意的刺激,即达不到输入理论中的“i 1”。而改变项目过多,则不利于学习者接受以及吸纳使用,反而增加教学中的困难。这也从实践的角度,支持了我们的研究假设三。
(三)对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的启示
根据互动假说,互动,尤其是包含了意义协商和反馈的互动,可以促进第二语言习得,其原因主要在于互动为学习者提供了可理解的输入和互动性的反馈(Gass,1997; Long,1996);同时,它推动学习者改变自己的初始话语。也就是说,互动可以为学习者提供机会,使他们形成关于自己的话语与目的语之间差异的假设,进而对自己不合目的语的话语进行修正或调整。